最近,一张《关于骑手过度跑单强制下线的通知》引发关注。根据该通知,平台将对每日累计跑单时长较长的骑手发送弹窗提示,要求骑手休息后再继续跑单;对于累计跑单时长过长的骑手进行强制下线,次日可正常跑单。
对此,美团方面表示“正听取包括骑手在内的各方声音,持续探索完善骑手防疲劳机制”;饿了么方面也表示,今年8月就已经在全国上线了类似措施。这意味着,广大外卖小哥将可以得到更多适当休息的机会。提醒劳动者注意劳逸结合,无论是对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,还是对提升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,都会有积极意义。
对于这一尝试,也有不同的声音。比如有外卖骑手就担心,“可能会减少收入”。但就整体来看,当前外卖小哥的劳动强度确实已经比较大,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以及消费纠纷数量也居高不下,因此,利用相关措施及时进行调整还是非常必要的。
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在2023年11月印发的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》要求,企业要制定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办法,科学确定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,确保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,防止劳动者过度劳动,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。
当然,平台的“弹窗提示”“强制下线”效果如何,还需要观察。应该看到,公众高度关注这份通知,根本上还是关注如何改善整个行业系统生态,如何保护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正当权益的问题。
做骑手看起来很“自由”,但是这份“自由”是有代价的,平台能够通过算法设立奖惩规则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高效调度,而一般的外卖骑手无法与平台博弈,双方的权力与权利是不对等的。一个简单的逻辑是,如果在平台的运营成本、利润和劳动者的收入、付出之间能达成更合理的平衡,那么外卖骑手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权,不一定非要那么“拼”。
2021年,有关部门就连续印发了《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》等文件,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、合理休息、社会保险、劳动安全等权益都作出明确要求。大平台就应该有大担当,带头做好示范,通过保障外卖骑手的休息权构建更为和谐的劳动关系,也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从根本上来说,平台还是要提高每一位外卖骑手单位时间的报酬收入,以符合劳动报酬权益保障和劳动者基本工作收入预期目标,唯有如此,才能减少收入水平对工作时间的过分依赖。
当前,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,占职工总数的21%。外卖小哥、快递小哥通过平台自主接单完成任务并获得报酬的工作方式,已经与传统工时和劳动定额的制度逻辑截然不同,因此,比起“强制下线”,如何针对数字时代和新业态用工,设计更合理的计酬制度,是公众更为关心的问题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