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国际金融报
9月2日,股价以12.66元的价格大幅低开,盘中更是一度跌停,股价创4年来新低,最终报收12.19元,跌幅9.5%。次日延续跌势,公司股价进一步下探至11.86元,两个工作日市值蒸发16.55亿元。
股价颓势或源于业绩不及预期。
上周五晚间,千禾味业发布半年报,期内营收增速大幅放缓,利润指标下滑,一改此前快速增长态势。
红利渐消
上半年,千禾味业实现营收15.89亿元,同比上涨3.78%;归母净利2.51亿元,同比下降2.38%。主要是第二季度“失守”,该季度公司收入同比下降2.53%,归母净利润的降幅更是达到14.16%。
华创证券研报直指高基数下千禾收入低于市场预期。市场认为,千禾味业零添加的红利期快要过去了。
2022年9月,“酱油一哥”被曝国内外添加剂“双标”,即国外售卖的酱油配料表中没有添加剂,而国内售卖的除了天然材料外含有较多添加剂。该事件引发较大舆论,受此影响,当年海天酱油收入同比减少2.3%,次年更是进一步减少8.83%,这对连续十余年该业务保持正增长的海天来说打击不小。
“添加剂”事件引发行业震动,加重了大众对于酱油零添加的消费偏好。
而一贯以零添加著称的千禾味业正好接住了这波“泼天富贵”,2023年实现营收增长31.62%,当年海天味业、、等同行收入都在下降,千禾味业的逆势上涨让其一度被称为“添加剂”事件最大受益者。
随着该事件影响渐消,海天酱油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.85%,基本恢复至2022年中期水平,公司营收、净利也实现双增长。同时,健康化趋势下,同行纷纷加码零添加产品,而零添加技术壁垒不高,竞争加剧,也对千禾味业产生冲击。
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直言,零添加其实只是一个噱头,是差异化营销的一种方式,某种意义上是很难做到的,而且零添加的产品也不一定适合所有消费者。社交平台上,不少网友反映零添加的产品并不好吃。
行业“内卷”下,千禾味业开始以价换量。
中报指出,调味品市场存量竞争更加激烈,公司进一步调整产品价格带,打折促销力度加大、频次增多。
受此影响,上半年千禾味业毛利率为35.61%,同比下降2.7个百分点。同时由于公司加大营销投放等,销售费用率从上期的12.53%增至13.63%。此前2016年—2021年的六年间,千禾味业的毛利率都在40%以上,最近两年却从36.56%、37.15%一直探至35.61%。
分产品看,上半年千禾来自酱油产品的收入为10亿元,同比增长3.5%,占比约六成;食醋产品收入2.02亿元,同比下降8%。公司业绩主要依赖酱油业务,红利消退后,千禾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曾遭减持
今年以来,千禾味业股价震荡下行,从年初的15.65元一路跌至如今的11.86元,区间跌幅为24.2%。
股价下行,公司董事和高管却仍要减持。
6月2日,千禾味业发布公告称,公司董事何天奎、李进,董秘吕科霖计划减持不超过其所持有股份总数的25%,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,预计减持将在6月25日至9月24日完成。
一般而言,股东减持可能意味着对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,并会给市场信心产生一定影响。三日后的一季度业绩会上,便有投资者向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发问:高管为何又要减持?
此前股价高位时期,千禾味业曾遭董事、高管大规模减持。
2020年调味品板块备受资本市场追捧,千禾味业股价不断攀升,从年初的约21元上涨至年底的约37元。
年内,伍超群多次高位减持,1月16日至6月16日,其以21.76元—38.45元/股的价格减持约813万股股份,减持总金额2.44亿元;8月26日、8月28日、9月16日,千禾味业发布三则控股股东伍超群减持达到1%的公告,累计减持约1997万股股份,总金额8.08亿元。几番减持下来,伍超群获益10.51亿元,持股比例降至37.09%。
同时,公司持股5%以上的股东/董事伍建勇于2022年12月2日至12月11日,减持约1634万股,总金额约5.87亿元;2021年初,何天奎、吕科霖,副总裁刘德华、徐毅等也在减持。
完成减持动作后,2021年2月千禾味业股价在达到高点便后不断回落,不复此前光辉。
此时正值股票下行期,公司高管再度宣布减持,对于市场传递的信号意义并不乐观。
对比同行,股价下行期都在回购股份,试图向市场传递信心。如海天味业于去年10月宣布回购计划,截至今年8月末,已累计回购约1529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0.275%,耗资5.64亿元;中炬高新则在3月完成回购,以1亿元总金额回购了约406万股,占总股本的0.52%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