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,浓郁的糌粑香弥漫在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申藏村的空气中,村党支部书记吾金旺扎正招呼着合作社里的村民,将晾晒好的青稞在特制的大炒锅中均匀翻炒。这些炒好的青稞会运往水磨坊,在精细地碾压研磨后,成为香甜细腻的糌粑。看着成熟运作的水磨坊合作社,吾金旺扎笑着说:" 利润多了,但我们一户都不能落,要让每一家都能在合作社中有分红收入 "。
积极引入新模式 变 " 输血 " 为 " 造血 "
2020 年以前,申藏村村民家庭主要来源大多是外出务工,导致村子陷入了 " 人少村小产业弱 " 的困境。为打破桎梏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,申藏村党支部积极尝试了几条路径,但是 " 开了商店但不方便,开了茶馆人不多,盖了房也没人 "。这些以失败告终的经验告诉吾金旺扎还得要 " 有山靠山,有水靠水 "。
近年来,村党支部组织选派村干部前往安徽、湖南、四川、陕西等省份,学习借鉴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新、规模大、收入高的村(社区)的成功做法。村 " 两委 " 班子结合考察所学,探索发现了水磨糌粑食用味道更鲜、营养价值更高的特点,并依托原有的 6 个传统水磨糌粑坊,因地制宜地牵头成立了水磨糌粑合作社。
合作社的成立让吾金旺扎看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势头。除了村集体以资金、资产入股以外,村 " 两委 " 班子和党员村民还带头入股,村民陆续以资金、青稞、劳动力投资入股。申藏村形成了 " 党支部 + 合作社 + 农户 " 的创新经营模式,不仅让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村民变股民,更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。在合作社分装糌粑奶茶的梅朵措姆说:" 这里给了我就业的机会,我不用再跑到县里找工作。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,有了基础保障。" 当初 " 一户不能落 " 的诺言成为现实,合作社的繁荣发展成了民心所向。
图为分装糌粑奶茶的梅朵措姆(中) 摄影:边子捷
主动探索新路子 变想法为实体
"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 ",传统水磨坊存在操作空间狭小、环境昏暗、人工清洗青稞耗时耗力、糌粑产量低等问题。在 " 两委 " 班子的不断努力下,传统水磨坊大变样,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工作车间和机器设备的投入,建构出集洗、炒、清、磨一体化的糌粑加工生产线,大大提高了糌粑的生产效率。
图为水磨坊 摄影:边子捷
糌粑有了,如何销售又成了问题。为打开销路,提升产品知名度,申藏村选择了将糌粑品牌化的方法路径。设计具有产品特色的商标、创新迭代产品包装、深加工开发糌粑奶茶等衍生品、打造 " 农村生态旅游中心 + 林卡 " 的水磨乐园……通过构建这一系列的消费场景,如今的申藏水磨糌粑这一品牌符号迈向了年轻化、走出了扎其乡。
糌粑香不怕巷子深。始终以人工和品质为核心的水磨糌粑,走出了以品牌效应促进生态旅游,再进一步拓宽水磨糌粑产品销售渠道的良性产业发展之路。扎其乡党委副书记曾明强介绍道:" 往年,也有人会来这边过林卡,顺道买一点糌粑尝一下。因为糌粑研磨得品质比较好,大家口口相传,专门开车过来买糌粑的人也挺多的。"
图为申藏村党支部书记吾金旺扎正在介绍糌粑产品 摄影:边子捷
一直以来,乡村产业在乡村都是申藏村不断努力的方向。把生产的效益、解决的就业、获得的收入留在乡村,真正让申藏村就地增值,群众百姓就近增收。自 2020 年水磨糌粑合作社成立以来,总销售额达 150 余万元,纯利润达 80 余万元,股民分红 21 万余元,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过去的每年 4 万元增长至 15 万元以上。
水磨坊中的叮叮当当奏响着申藏村的致富交响曲,谱写出质量兴农、绿色助农、品牌强农的主旋律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